中国电信安全公司2025年客户定制化项目开发技术支撑服务项目
资格预审公告
1.招标条件
中国电信安全公司2025年客户定制化项目开发技术支撑服务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招标人自筹,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资格预审,特邀请有意向的潜在投标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提出资格预审申请。
2.项目概况
2.1资格预审编号:I************001。
2.2项目概况:中国电信安全公司2025年客户定制化项目开发技术支撑服务项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行业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亟需向多元化、定制化方向发展,现计划引入外部厂商在公司为满足现有或潜在客户定制化需求的项目开发中提供技术支撑服务,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2.3服务时间、服务地点:详见下表。
2.4项目性质:服务招标,资格预审。
2.5项目规模:具体详见下表:
序号 | 采购内容 | 预估工作量 | 服务期限 | 服务地点 |
1 | 技术支撑服务 | 41450人天 | 自框架协议签订之日起 1年;或供应商框架执行金额达到其对应框架份额上限;或下一批开发技术支撑服务采购项目再次签订框架协议之日,满足任意一项则框架终止。 | 全国 |
注:上述采购数量为预估量。 |
本项目将按照最新的《中国电信供应商不良行为管理规则》执行供应商不良行为处理结果,请重点关注处理结果适用的供应商主体、被处理产品、处理范围、禁限期、处理措施等关键内容,请务必登录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查阅《中国电信供应商不良行为管理规则》。
2.6服务要求:详见上述2.5条。
2.7标包划分情况:本项目不划分标包。
3.申请人资格要求
3.1申请人基本资格要求
3.1.1申请人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上和财务上独立的法人或依法登记注册的其他组织,合法运作并独立于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法人下属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参与资格预审申请的,应提供所属法人针对本项目或覆盖本项目的经营事项的有效授权。
3.1.2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申请人,不得参加同一标包投标或者未划分标包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
3.1.3业绩要求:申请人须提供签署日期自2022年1月1日至资格预审公告发布前一日单个业绩金额不少于100万元(含税)的软件类开发或研发等相关服务项目业绩,业绩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业绩数量至少3个;
(2)业绩累计金额不少于500万元(含税);
(3)须提供业绩的有效证明材料。
注:(1)须提供合同关键页扫描件,合同关键页包括合同名称、采购内容、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合同签章页等。采购内容应通过合同正文或附件中约定的服务内容或报价单或技术规范书或技术方案等内容明确体现。如提供框架协议的,必须提供框架下相应的订单;如提供订单,必须提供订单相应的框架协议。
(2)业绩时间以合同或框架协议签订时间为准(如框架协议无法体现签订时间的,以订单时间为准);框架协议及其项下所有订单均视为同一个合同******委员会无法确定业绩关键信息的将不予认可。
(3)合同原件备查,如评审时需要核查,接到正式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送达评审现场,否则业绩不予认可。
3.1.4团队要求:申请人须提供不少于20人的初始团队,团队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1)项目经理1人(从事软件开发、平台技术支持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2)架构师不少于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软件开发、平台技术支持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3)高级研发工程师不少于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软件开发、平台技术支持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4)中级研发工程师不少于1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软件开发、平台技术支持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5)初级研发工程师不少于4人(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从事软件开发、平台技术支持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注:以上团队人员均不得复用,须提供初始团队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相关材料******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履历表、有效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关键页扫描件或2025年3月至5月连续3个月的社保证明,缴费单位应为申请人,如为第三方公司代缴,则应提供劳务派遣协议或代缴说明等文件),否则不予认可。
3.1.5本次资格预审不接受联合体资格预审申请。
3.1.6本次资格预审不接受代理商资格预审申请。
3.2申请人不得存在下列情形之一
(1)为招标人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单位);
(2)被依法暂停或取消投标资格的;
(3)被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4)进入清算程序,或被宣告破产,或其他丧失履约能力的情形;
(5)在最近三年内(自2022年7月1日起)被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认定骗取中标、严重违约、重大工程质量或者安全问题的;
(6)在最近五年内(自2020年7月1日起)被判处单位行贿罪,且行贿行为与采购活动相关的(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生效判决为准);
(7)在最近五年内(自2020年7月1日起)被判处合同诈骗罪的(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生效判决为准);
(******法院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已执行完毕或不再执行的除外;
(9)为本招标项目提供过设计、编制技术规范和其他文件的咨询服务;
(10)为本工程项目的相关监理人,或者与本工程项目的相关监理人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11)为本招标项目的代建人;
(12)为本招标项目的招标代理机构;
(13)与本招标项目的监理人或代建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同为一个法定代表人;
(14)与本招标项目的监理人或代建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存在控股或参股关系;
(******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
(16)其他按照中国电信供应商不良行为处理结果及《中国电信供应商不良行为管理规则》的结果执行规则,应对投标人及其投标产品品类在本项目中执行禁止采购处理措施的;
(17)法律法规、资格预审文件限定的其他情形。
3.3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4.资格预审方法
4.1本次资格预审采用合格制,资格审查标准和内容详见资格预审文件。
4.2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均可参加本次资格预审范围内本项目的投标。
4.3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不足3个时,招标人重新组织资格预审或采用资格后审进行重新招标。
5.资格预审文件的获取
5.1资格预审文件获取时间:2025年7月18日00时00分至2025年7月22日24时00分(北京时间,下同)。
5.2资格预审文件获取方式:凡有意参与投标的潜在投标人,请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操作,获取资格预审文件:
5.2.1登录“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 后,通过“招投标-采购文件领取”模块或通过“电子采购入口”跳转中国电信电子采购系统,选择本项目进行资格预审文件登记申领。未在系统注册的潜在投标人须先进行注册,注册方法详见本公告“7申请人注册”。
5.3资格预审文件费用:本项目不收费。
6.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递交
6.1资格预审申请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5年7月29日9时30分。
6.2电子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递交:登录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后,通过“招投标-我的项目”模块或通过“电子采购入口”跳转中国电信电子采购系统,选择本项目进行资格预审申请文件递交,申请人应在资格预审申请文件递交截止时间之前通过电子采购系统完成加密电子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上传。申请人未在电子采购系统进行资格预审文件申领登记或电子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未按照要求加密的,将无法通过电子采购系统提交电子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7.申请人注册
7.1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注册
未注册过的潜在投标人,须通过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首页“立即注册”模块完成注册后,方可申领本项目资格预审文件。
7.2 CA证书办理
参与电子采购的潜在投标人须提前办理CA证书进行电子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编制和资格预审申请,并确保CA证书在使用时有效。CA证书办理流程详见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操作指引-CA办理”。
7.3技术支撑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 /010-******
服务邮箱:******(电子采购系统技术支撑)
******(CA证书办理技术支撑)
8.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资格预审公告同时且仅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上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无效。
9.联系及异议接收方式
9.1联系方式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 |
地 址: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青龙港路286号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7幢1层101室 | 地 址: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1616号1幢629室 |
邮 编:215100 | 邮 编:200000 |
联 系 人:佘玲 | 联 系 人:王志伟、李清清、姚维、朱雪青 |
电 话:****** | 电 话:******、******、****** |
电子邮件:****** | 电子邮件:****** |
网 址: / | 网 址: / |
******银行:/ | ******银行:******有限公司上海延中支行 |
账 号:/ | 账 号:************ |
9.2异议接收方式
登录中国电信阳光采购网(******)后,通过“招投标-采购异议-提出异议”模块提出。
招标代理机构:******有限公司
2025年7月17日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